close
最新信用貸款利率-車貸房貸-利率試算免費諮詢比較資訊總整理
 
資深貸款專員表示:車貸房貸信用貸款利率貸款前都需要嚴格的試算
才不會多繳一些不必要的利息,請貸款人貸款前都需要仔細地貨比三家。
 
說到貸款比較免費諮詢部分,分享一下成功貸款經驗及過程~
 
許多朋友急用錢到不行,但又難開口,更多人因為創業週轉不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然後整個很懊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也不敢向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遇到週轉不靈心急的同時更要警慎挑選借錢對象。
那個利息不是我們一般人繳得起的就不要去嘗試!!!
 
幫各位整理6間免費諮詢網站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比較又比較不用跑來跑去的。
 
缺錢真的很急,但還是要多問幾家每家的方案都不太相同真的差很多,可以比較一下!
免費諮詢他會幫你評估你的狀況然後給你符合你的方案,覺得適合你的你再去選擇就可以了!
 
希望以下整理出來的免費諮詢資訊對你有很大幫助 能趕快順利週轉。
 
無論你有任何貸款問題,投資理財.信用貸款.買車.開店創業.房屋頭款.結婚基金…很多 
 
都可提供你很多資訊
 
再以個人條件去篩選出最適合的銀行貸款方案
 
所以專業度真的很夠力,就不用再花時間一家一家銀行的去做比較了 
 
如果有需要可以看看以下我整理出來的各家免費諮詢網填表留個電話,貸款比較
 
就會有人跟你連絡了 (就不用再花錢自己打電話了) 
 
表格很簡單,只需留下簡單的姓名跟電話就可以了喔
 
(他們會幫你評估,非常方便快速的服務)
 
建議每家都填表格,由專員給您適合的方案,在選擇可以負擔的就可以了
 
免費諮詢包括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信用貸款、
 
整合負債.房屋首購貸款.就學貸款.青年創業貸款...等等,非常多元很方便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不收貸款諮詢費,找對放款的渠道重點是放款容易、快速
個人信用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債務協商
PS.代辦爭取高額低利、速度快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二:有汽機車即可申貸,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提供您完整的銀行貸款解決方案,為您規劃合適的貸款方案,
整合債務。商業銀行理財中心專辦各式貸款,信貸經驗豐富,
分析低利方案,高額撥款不需久候。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各種整合貸款的皆可申辦
他與三十家以上的銀行通路合作,事前免費評估,核准才收費
合理收費標準,依客戶狀況彈性收費也是一對一的服務品質,流程透明化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在各類銀行貸款都是以誠信專業積極的態度全力以赴幫助客戶解決財務問題。
專門協助個人信貸 汽車貸款 房屋貸款 企業貸款,記得留下聯絡資料有專人會聯繫你!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01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戀人在一起交往已經三個月了,但男生一直因為女生的性格比較好,而不太信任她,還找朋友加女生微信、並用曖昧的話語試探她,但被女生明確拒絕。 當女生知道這是男友設計的一個測試後,很生氣地提出了分手,因為無法接受被懷疑和試探。而男生卻覺得,這樣的測試證明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應該更加珍惜。 看完故事,挺理解這位女生的。 兩個人在一起相愛,本來就不容易。選擇相愛的前提一定是信任對方,安全感永遠是自己給的。如果像這個男生從一開始戀愛就不太信任女生,這樣的感情根本沒有必要開始。 感情中,最忌諱的是用試探感情去證明感情。因為在試探的瞬間,兩個人之間的信任基石早已蕩然無存了。所以,試探感情往往就是結束感情。 真正好的感情,是在兩人攜手的旅途中靠彼此的信任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就像生活中認識的一位朋友,工作原因讓她和對象生活在不同城市,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生活。但她們卻從來不會因為另一半一時半會沒回信息而焦慮,不會因為對方沒能滿足自己當下期待而失望,更不會因為不能每天生活在一起而不安。 記得曾經問過她,「感情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她毫不猶豫地說,是相信對方,是相信自己的選擇,是相信對方懷著一顆炙熱的心想和你白頭偕老,「我不喜歡猜疑,更討厭試探」。 一段感情,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才是真正健康的,才能讓兩個人更有勇氣去攜手努力未來。 ... 02 朋友銘銘曾經交往過一位女生。 儘管兩個人交往了兩個月的時間,彼此溝通還算可以,但銘銘卻總感覺與她相處的很「累」。 她表面上總是說:「只要找一個聊得來的人就行,其他的都不在意」,但其實她相當在意男朋友的月薪,升職加薪速度,獨立住房等。 她總是想要去更多地了解對方,卻無法向對方敞開心扉,而且處處設防。 後來,銘銘因為一次工作沒能讓公司滿意,可能會被辭退。她第一時間關心的卻是這件事對銘銘有多大影響、會不會丟掉工作,還試探性地問他,如果因此丟掉了工作,能不能馬上找到新的工作。 其實,銘銘心裡很清楚,對方並不是關心自己的工作,而是擔心自己一旦沒有了工作,戀愛還能否繼續。因為對方的心裡根本無法接受與一個哪怕暫時沒有工作的人繼續談戀愛的。 所以,銘銘選擇不再與她繼續交往。 很顯然,這樣的人就像電視劇《歡樂頌》里的奇點,總是把試探和心機用進感情里,在感情中首先考慮的從來都不是對方的感受,而是對自己的影響。 記得高曉松老師曾經說過,好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更好的自己,就是純良的自己,誠懇的自己,磊落的自己。 所以,愛一個人,就應該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愛。真正舒服的感情,是彼此不需要想太多就能輕輕鬆鬆的相處,有什麼問題都能夠坦誠相待。 ... 03 記得在電視劇《下一站是幸福》里,元宋在學校假面舞會上想當著眾人的面公開與賀繁星的戀愛關係,而賀繁星卻逃跑了,元宋為了面子想讓她回去,結果急火攻心提了分手,而賀繁星卻同意了。於是兩人分手。 儘管故事的結局是兩人又重新複合,但還是感覺,有時候偶像劇太理想化了,總是能讓錯過的人和事重新相遇,總是讓大家把愛情想像的過於美好。 而現實中的很多感情,卻並非都能像甜甜的偶像劇一樣的劇情發展。 就像曾經看到過的一對戀人,就因為女生在生氣的時候總是把分手掛在嘴邊,直到最後一次又是因為一點小事就任性地提出了分手,但這次男生選擇了堅決的分手。 儘管事後女生想盡力地挽留這段感情,儘管女生當時並不是真正想分手,而是一種試探,希望得到對方的挽留,但終究還是無法挽回這段感情。 其實很多時候,成年人之間的愛情,是根本不會更不願意去揣測對方每一句話後的真實想法。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說過,「我不喜歡在感情上猜來猜去」。 所以,當一方說出了那句「分手」,哪怕是言不由衷的,可能都根本不會得到對方的挽留。 因此,所有的任性和試探都應該學會克制。無論是怎樣的吵架和冷戰,分手都絕不是一時任性而隨便說出來的,而是理性思考後做出的決定。 要知道,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 04 很多時候,總覺得現在想談一場值得的愛情,變得越來越難。 因為很多人在感情中,常常會選擇更多的試探和猜測,卻唯獨缺少了最真實的自己。 但往往一段能真正長久的感情中,都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相互信任,真誠去愛,不會情緒化提分手。 - END - 作者:S姐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哦。 (圖源來源於網絡,侵刪)

 

 

內容簡介

  我始終秉持「改變是可能」的精神,以發揚光榮校史、師法國際標竿學校的前提下,訂出一連串的再造計畫,從節慶、空間改造的逐步被看見之後,大家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有意義的、有回報的,那麼比較不容易被看見、一直在進行的基礎改造,就有更多動力去推展、實踐,我們才能達成博雅創新的大學教育、國際一流的專業學院、自由卓越的學術研究等目標。

  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憑藉的不只是實驗室,更是典範,傑出教授才是引導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學有大師,更需有傳習制度,讓年輕老師和學生親炙大師風采,養成良好的教學態度。同時,現今社會最需要的年輕人,不僅應具備專業能力,更應擁有廣闊的視野與豐富的知識,才能成為未來社會的領導人,針對這一點,我們將博雅教育分為思想的全人和生活的全人,兩者同時全面推動。

  其中,在思想全人上,學校通識教育的設計與革新就成了最關鍵的一環,為了使過去被視為「營養學分」的通識學習更加紮實,政大通識課程這幾年有了不少改變,設定核心課程,引進了國外實施已久的TA 制度,增加許多藝文課程,我們雖然沒有藝術科系,可是從政大出來的藝術家或是從事藝文工作的校友非常多,這點我們非常自豪,關鍵在於我們沒有藝術科系,但有其他豐富而獨特的藝文活動。

  其實政大校園本身就是一個有特色的學習環境,比如歷史最悠久、串連所有政大人回憶的「文化盃」合唱比賽、有「明星夢工廠」美譽的「金旋獎」、形形色色的音樂和藝文相關社團。其中最具特別性的,我認為是在鄭瑞城校長任內規劃舉辦,至民國一○三年已經舉辦十四屆「駐校藝術家」,讓同學們的大學四年像海綿一樣,沉浸在有多種活動的環境裡吸收藝文的養分。

  這幾年來,政大在美感教育上做了很多「第一」:東區「粉樂町」第一次進入校園、第一次有藝術家進入大學駐校完成創作、第一次由大學生自行創作音樂劇,在沒有藝術類科系的大學裡也是創舉。這些活動使政大校園不斷充滿各種驚喜,我覺得這「驚奇感」是政大這幾年在活動和環境營造這兩個面向相當重視的部分。你發現校園的新變化會覺得這很有趣,那一瞬間的「驚奇感」正是創意最重要的來源。

  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藝文中心和秘書處的同仁,以及擔任志工的同學們是一個團隊,將每一個大小活動都打造得非常有特色,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展現,同時也是鼓勵大家發揮創意、腦力激盪的過程。

  培育具時代前瞻眼光、得以引領趨勢的領導人才是政大創辦的初衷,而領導人才的見解、格局無法從竟日埋首書堆涵養。面對生活條件普遍改善、以及少子化的時代變遷,今天的學子在成長過程中,較少在困境中進取以及與人合作、為人付出的經驗。因此,在政大校園裡,除了提供學術氛圍供師生浸淫思辨,更陸陸續續透過師生激盪,「創造」出諸多有趣好玩又有意義的團隊合作任務,為學生開展各式各樣親身參與實作、經歷見聞的機會,讓新一代人才在埋首學術鑽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思華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 校長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企管系/科管所教授
  財團法人政大學術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 理事長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常務董事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 董事

  榮譽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呂鳳章獎章
  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
  韓國成均館大學名譽教育學博士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獎」個人獎
  國立巴拿馬大學名譽博士

目錄

黃榮村:風雨道南橋下 政大展現風華
劉炯朗:為教育尋一個美麗的夢
楔子:我的大學夢

航圖:勾勒美好願景
歷史傳承
國際標竿
尋找師生新典範
創想共識營
我們的夢想

啟航:改變開始
打造臺灣哈佛工作論壇
八十年校慶形塑創意校園氣氛
讓山上亮起來
擁抱社區

揚帆:系統推進
大學有大師
博雅創新的全人教育
多元包容的國際交流
世界一流的專業學院
引領社會的卓越研究
健康品味大學城

補給:行政支援
組織調整
人力資源
資訊系統
評鑑管考
校友聯繫

遠眺:逐夢不息的熱情
教學:自主、生活、跨域
研究:人本、在地、共創
校園:人文、生態、創意
堅持與期許
結語
 

自序

我們的大學夢


  指南山下,有一個大學夢,這是每一個政大學子曾經或現在的夢。

  我,何其有幸,進入政大念書、教書,還成為政大的校長,有機會和同仁們一同實踐大學夢。

  幸福是什麼?

  我曾在一本書中讀到「幸福三條件-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追尋」,我在年輕擔任導師的時候,常以這句話勉勵同學們追尋幸福的人生。待我成為政大商學院院長、校長之後,更常以此與同仁們分享,因為這三件事,在政大都可以實踐。校園內最大的愛,來自於師生互動所產生的情感。

  在我任教、指導學生的經驗中,與同學教學對話互動最令我印象深刻,師生共同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

  在政大這個美麗可愛的校園,「有人可愛」這件事情是可以實現的,能讓人際的互動往來變得親近,師生關係變得溫暖密切。

  幸福的第二個關鍵是「有事可做」。政大是一所國立大學,我們的薪水來自於每一位納稅人,不僅僅是在對同學們傳道、授業、解惑,在學術上不斷研究精進,作為知識分子還要以國家社會為己任,要成為帶領學生前往未來美好社會的橋樑,肩負的責任,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

  第三個幸福是來自「有夢可追尋」。我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政大人,回首這三十多年,從求學到在校服務,陪伴政大經歷了許多挑戰,特別是這幾年,整體社會環境變遷,人文社會學科傾向邊陲化,以及高教資源短絀,這都是對學校極為不利的外部因素。但是經過全校師生的努力,築夢踏實,包括跨領域學程、增加學生出國交換名額、推動國際化措施、強化校級研究中心運作、改善山上校區生活機能、成立大學出版社等等,一一實踐了我們的發展願景,為社會培養具備「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真正體現做為人文社會科學學府的主體性與社會實踐。能夠實踐一個又一個的大學夢,我們,何其有幸!

  學術行政的回報是什麼?

  這樣的幸福,不單針對教學、研究、追求學問,我以為行政工作更是夢想實踐的溫床,一所卓越的大學必須擁有傑出的教師與優秀的學生,而要撐起這兩根重要支柱,非得有強力的行政支援做為後盾,才能讓師生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下安身立命。也正因為是後盾,榮耀的光芒往往就照在前面的教師與學生身上,行政人員的功勞,一不小心就被淹沒了。

  行政工作吃力不討好,往往邀請學校老師擔任行政工作時,推辭的居多,大家似乎都覺得行政是苦差事,又看不到回報-這狀況產生的主因,在於學校設計的激勵制度多跟教學研究息息相關,獨漏行政部分。這就是大家經常問我的,學術行政的回報究竟是甚麼?

  以我學管理的背景分析,所有工作的推動都有一個管理的輪廓,當一個明確目標出現後,必須讓成員對目標有清楚認識,也讓成員相信改變是可達成的,當清楚目標之後,將其展開成為不同領域的工作;不同領域的工作又可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大的策略架構,另一個是具體的行政執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校校務正是一個管理理論實踐的過程,在實踐管理理論過程,我覺得行政工作應該倒過來,先找出自己在工作上的夢想,藉由行政職務與大家齊心努力達成目標,完成夢想,例如:獲得高度肯定的頂大訪視作業、順利無缺失的研究所考試、師生盡歡的校慶運動會??都是動員所有行政人員,絞盡腦汁,在學術之外,繳出一張張引以為傲的成績,創造一個個令人難忘的回憶,成果之後的歡喜與驕傲,非筆墨所能形容,這就是我們學術行政的回報,這樣說來,行政何其有幸,擁有結合眾人力量來完成夢想的機會。

  夢想須面對高教的挑戰

  但是,站在夢想的前方,永遠是挑戰。而大學,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變。民國九十四年頂尖大學教育計畫開始出現,它其實代表了幾個意義。第一個,傳統大學的角色改變,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教學、研究、服務是三個主要的任務,而教學尤其被認為是最核心的價值,課堂知識的傳授,師生在互動間得以傳承智慧與思想,這是學生進入大學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大學有大師,是為學術殿堂至高無上的榮耀。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知識傳播的管道更多元,學習對象不單只有老師,地點也不再侷限教室,學習的方式與地點,正面臨革命性、創新性的改變,也使得知識創造比知識傳播、傳承更為重要。在這樣的關連之下,大學所創造的知識多寡即成為評鑑指標,這個被創造的知識經過系統性轉換,成為最後對經濟社會的價值,是影響高等教育的關鍵。也因此,大學角色被迫出現兩個改變:一個是角色定位的改變,一個是因應學校數量過多的改變。

  於是,當「研究型大學」的風潮吹到亞洲,全亞洲國家都開始討論,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或臺灣,都面臨「如果學校數量那麼多,該如何突顯﹃研究型大學﹄?」這是我們不得不走的一條路,一方面學校角色面臨調整,勢必得選擇教學與研究孰輕孰重?這是高等教育調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議題,而這個議題對於政大而言,又是更大的挑戰。

  政大以豐富人文社會學科為特色,然而社會長期由科技所主導的政策思維,使得人文社會學科受到忽視,簡單、量化的評鑑指標就強烈衝擊著政大。這個問題其實是過去多年最大的奮鬥議題,尤其學校評鑑制度初上路,當時我擔任政大商學院院長,教育部公布論文排名,《中國時報》以頭版頭條報導政大排名落在第四十八名,那時恰巧鄭瑞城校長出國了,我生氣地跑去跟《中國時報》抗議「我們要告你!」隔了三天之後,《中國時報》又以頭版頭條處理,這次的標題是「政大準備告教育部」。雖然雙方後來妥協,不過坦白講,發展的潮流並沒有改變,以論文發表的數量來評鑑人文社科大學,這個議題背後的意義是值得深思的,某種程度而言也是一種悲哀。

  我曾擔任行政院的科技顧問,也在其他場合提過此事,多年過去了,今天這樣的狀況始終存在,究其背後,還有一個更嚴肅的議題值得探討。在知識經濟時代,鼓勵大學從事尖端研究,以促進新產業發展,本是無可避免的世界競爭。但是,這意味社會上需有一個完整的知識創新價值鏈:將知識轉換成利,發展出新技術、新商品,然後行銷到全世界。五年五百億頂大計畫所設定的研究成果指標強調國際發表,很少考量本土產業的需求,並未積極建立轉換機制,更未就未來市場發展與社會體制進行探討,導致產學嚴重落差。我曾和其他大學校長提到,當前台灣的經濟與社會轉型碰到很大的困難,大學要承擔相當的責任。校長們同意這個說法,但大環境如此,也都無可奈何。

  這個大環境放在政大面前,更顯得嚴苛與荒謬。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人文社科商管傳播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理解與支撐,然而政策認定的知識產出只限於「科研知識」,同時以國際發表來衡量,這是我們追求政大「大學夢」的過程中最大的限制與挑戰。這幾年來,我們必須一方面小心的回應大環境的要求,一方面要勇敢務實的在教學、研究、服務、國際化各面向穩健的努力。這幾年走來,我們一方面面對環境限制與趨勢,另一方面則認真地從教學、研究、服務各方面努力,回歸大學本質,希望創造政大獨一無二的特色,認真發掘出「政大的價值」,是我們的大學夢中不可迴避的責任,這些也是我們在勾勒大學夢,所必須正視的前提。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提出以哈佛大學為標竿,期許政大邁向國際一流。哈佛也是以文理學院為核心,兼具完整的法、商、政府、教育、醫學等專業學院,並不因缺少工學院而削其偉大,原因在於哈佛大學不斷深耕既有領域,同時善於連結外部資源,強化本身優勢。雖然我們的資源遠遠不如哈佛,但是我們可以借鏡哈佛成功的經驗,作為學校發展的標竿。

  創新是政大人的基因

  回首我卅九歲擔任政大科技管理所創始所長,還記得開辦的第一天,七月一號,我和行政同仁翠娥走進那間向學校爭取而來、堆滿雜物的閒置教室作為辦公室,從那天開始,以它為家,我們的起家跟矽谷車庫是一樣的。

  民國八十三學年度第一屆新生入學,由吳靜吉老師帶領會心活動,過程中,吳靜吉老師問:「你們的所訓是什麼?」在沒有任何的準備下,我順口說「我們的所訓是學習、合作跟創新」,從此就開始了我們科管所探索之旅,人生就是這樣奇妙,一個從零開始的工作,反而讓我更能憑空去想像一個學術組織是如何誕生的,譬如我們必須要去定義科管的學術領域,要找到教授,為了和企管所有所差異,要在課程設計跟教學方法上顛覆傳統,創新,成為科管所的核心價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創意、創新跟創業的「創新價值鏈」,或是「生命、生產、生活、生態」的四生概念,都是從科管所來的,因此我們可以驕傲的說,科管所對引領新思維是有一些貢獻的。

  在教學上,科管所落實書中學、玩中學、做中學、遊中學,離開教室是重要的學習。當時,林英峰老師給了我一個提示,「世界那麼大,我們商學院老師大概百分之八十是留美,另外有百分之二十是在本國博士,卻沒有歐洲回來的博士,從世界發展的觀點來看,歐洲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為什麼不去歐洲多接觸?」因為這個鼓勵,在沒有人脈、沒有資金的困苦時代,每年暑假全所老師都會帶學生去歐洲遊學,都是自費,一趟要花十萬塊,這筆錢不算少,要做成這件事其實是一個大挑戰,但我們持續做了十多年。這開啟了國際連結,也翻轉了學習的意涵,不是只有課本的學習才是學習。

  在科管所,一毛錢、一個人都沒有,也可以把一個所辦起來;在我接任商學院院長的時候,學院存款只有五十萬,但是我卸任時已經有五千萬以上的存款??。這都是對外善加尋求資源、對內整合並妥善運用資源所產生的效益,這樣的經驗與信心,一路伴隨到我擔任校長,只要你有夢想,資源的問題有時是可以克服的。我在剛接任校長時,接受《今周刊》訪問,提及我去過的大學超過一百所,因為從八十四年到九十五年接任校長之前,這十多年來幾乎每年去歐洲,開始與各國的大學的互動,到後來民國九十五年至九十九年,學校能多方締結姊妹校的總數由近百所急遽成長到四百多所,探究其因,與創新,與國際化不無關係。

  我的專業背景是管理,在當校長的時候就不斷的問自己:「管理的專業對工作是否有幫助」,或是在過程中,能實踐多少管理理論。在理念或在實務上,這件事情都有意或無意不斷浮現。我曾跟同仁提及,有一天我從校長卸任時,希望別人會說「政大有一些改變,是因為吳校長唸管理的關係」的評論。我不斷提醒自己,唸管理是否對工作處理有幫助,如果不是,那我卸任後就不好意思回去教書了,因為在課堂中跟學生說要實踐和理論,結果自己卻做不成,甚至跟同學說實務跟理論是不同的,如果做完這事情,都不是理論的內容,那工作的意義就少了很多。

  這一路走來,政大做了很多改變,有些是事先設想的,有許多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應該要將行政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以及師生們共同的努力記錄下來;同時,民國一○三年是政大在臺復校六十年,是一個傳承跟創新的轉捩點,也是一個適當的時間點,讓我們有機會回顧這些年做的事情,在回顧的過程中,重現指南山下的大學夢,希望不管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都能有所啟發。

前言

我們的大學夢


  指南山下,有一個大學夢,這是每一個政大學子曾經或現在的夢。

  我,何其有幸,進入政大念書、教書,還成為政大的校長,有機會和同仁們一同實踐大學夢。

  幸福是什麼?

  我曾在一本書中讀到「幸福三條件-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追尋」,我在年輕擔任導師的時候,常以這句話勉勵同學們追尋幸福的人生。待我成為政大商學院院長、校長之後,更常以此與同仁們分享,因為這三件事,在政大都可以實踐。校園內最大的愛,來自於師生互動所產生的情感。

  在我任教、指導學生的經驗中,與同學教學對話互動最令我印象深刻,師生共同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

  在政大這個美麗可愛的校園,「有人可愛」這件事情是可以實現的,能讓人際的互動往來變得親近,師生關係變得溫暖密切。

  幸福的第二個關鍵是「有事可做」。政大是一所國立大學,我們的薪水來自於每一位納稅人,不僅僅是在對同學們傳道、授業、解惑,在學術上不斷研究精進,作為知識分子還要以國家社會為己任,要成為帶領學生前往未來美好社會的橋樑,肩負的責任,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

  第三個幸福是來自「有夢可追尋」。我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政大人,回首這三十多年,從求學到在校服務,陪伴政大經歷了許多挑戰,特別是這幾年,整體社會環境變遷,人文社會學科傾向邊陲化,以及高教資源短絀,這都是對學校極為不利的外部因素。但是經過全校師生的努力,築夢踏實,包括跨領域學程、增加學生出國交換名額、推動國際化措施、強化校級研究中心運作、改善山上校區生活機能、成立大學出版社等等,一一實踐了我們的發展願景,為社會培養具備「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真正體現做為人文社會科學學府的主體性與社會實踐。能夠實踐一個又一個的大學夢,我們,何其有幸!

  學術行政的回報是什麼?

  這樣的幸福,不單針對教學、研究、追求學問,我以為行政工作更是夢想實踐的溫床,一所卓越的大學必須擁有傑出的教師與優秀的學生,而要撐起這兩根重要支柱,非得有強力的行政支援做為後盾,才能讓師生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下安身立命。也正因為是後盾,榮耀的光芒往往就照在前面的教師與學生身上,行政人員的功勞,一不小心就被淹沒了。

  行政工作吃力不討好,往往邀請學校老師擔任行政工作時,推辭的居多,大家似乎都覺得行政是苦差事,又看不到回報-這狀況產生的主因,在於學校設計的激勵制度多跟教學研究息息相關,獨漏行政部分。這就是大家經常問我的,學術行政的回報究竟是甚麼?

  以我學管理的背景分析,所有工作的推動都有一個管理的輪廓,當一個明確目標出現後,必須讓成員對目標有清楚認識,也讓成員相信改變是可達成的,當清楚目標之後,將其展開成為不同領域的工作;不同領域的工作又可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大的策略架構,另一個是具體的行政執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校校務正是一個管理理論實踐的過程,在實踐管理理論過程,我覺得行政工作應該倒過來,先找出自己在工作上的夢想,藉由行政職務與大家齊心努力達成目標,完成夢想,例如:獲得高度肯定的頂大訪視作業、順利無缺失的研究所考試、師生盡歡的校慶運動會??都是動員所有行政人員,絞盡腦汁,在學術之外,繳出一張張引以為傲的成績,創造一個個令人難忘的回憶,成果之後的歡喜與驕傲,非筆墨所能形容,這就是我們學術行政的回報,這樣說來,行政何其有幸,擁有結合眾人力量來完成夢想的機會。

  夢想須面對高教的挑戰

  但是,站在夢想的前方,永遠是挑戰。而大學,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變。民國九十四年頂尖大學教育計畫開始出現,它其實代表了幾個意義。第一個,傳統大學的角色改變,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教學、研究、服務是三個主要的任務,而教學尤其被認為是最核心的價值,課堂知識的傳授,師生在互動間得以傳承智慧與思想,這是學生進入大學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大學有大師,是為學術殿堂至高無上的榮耀。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知識傳播的管道更多元,學習對象不單只有老師,地點也不再侷限教室,學習的方式與地點,正面臨革命性、創新性的改變,也使得知識創造比知識傳播、傳承更為重要。在這樣的關連之下,大學所創造的知識多寡即成為評鑑指標,這個被創造的知識經過系統性轉換,成為最後對經濟社會的價值,是影響高等教育的關鍵。也因此,大學角色被迫出現兩個改變:一個是角色定位的改變,一個是因應學校數量過多的改變。

  於是,當「研究型大學」的風潮吹到亞洲,全亞洲國家都開始討論,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或臺灣,都面臨「如果學校數量那麼多,該如何突顯﹃研究型大學﹄?」這是我們不得不走的一條路,一方面學校角色面臨調整,勢必得選擇教學與研究孰輕孰重?這是高等教育調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議題,而這個議題對於政大而言,又是更大的挑戰。

  政大以豐富人文社會學科為特色,然而社會長期由科技所主導的政策思維,使得人文社會學科受到忽視,簡單、量化的評鑑指標就強烈衝擊著政大。這個問題其實是過去多年最大的奮鬥議題,尤其學校評鑑制度初上路,當時我擔任政大商學院院長,教育部公布論文排名,《中國時報》以頭版頭條報導政大排名落在第四十八名,那時恰巧鄭瑞城校長出國了,我生氣地跑去跟《中國時報》抗議「我們要告你!」隔了三天之後,《中國時報》又以頭版頭條處理,這次的標題是「政大準備告教育部」。雖然雙方後來妥協,不過坦白講,發展的潮流並沒有改變,以論文發表的數量來評鑑人文社科大學,這個議題背後的意義是值得深思的,某種程度而言也是一種悲哀。

  我曾擔任行政院的科技顧問,也在其他場合提過此事,多年過去了,今天這樣的狀況始終存在,究其背後,還有一個更嚴肅的議題值得探討。在知識經濟時代,鼓勵大學從事尖端研究,以促進新產業發展,本是無可避免的世界競爭。但是,這意味社會上需有一個完整的知識創新價值鏈:將知識轉換成利,發展出新技術、新商品,然後行銷到全世界。五年五百億頂大計畫所設定的研究成果指標強調國際發表,很少考量本土產業的需求,並未積極建立轉換機制,更未就未來市場發展與社會體制進行探討,導致產學嚴重落差。我曾和其他大學校長提到,當前台灣的經濟與社會轉型碰到很大的困難,大學要承擔相當的責任。校長們同意這個說法,但大環境如此,也都無可奈何。

  這個大環境放在政大面前,更顯得嚴苛與荒謬。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人文社科商管傳播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理解與支撐,然而政策認定的知識產出只限於「科研知識」,同時以國際發表來衡量,這是我們追求政大「大學夢」的過程中最大的限制與挑戰。這幾年來,我們必須一方面小心的回應大環境的要求,一方面要勇敢務實的在教學、研究、服務、國際化各面向穩健的努力。這幾年走來,我們一方面面對環境限制與趨勢,另一方面則認真地從教學、研究、服務各方面努力,回歸大學本質,希望創造政大獨一無二的特色,認真發掘出「政大的價值」,是我們的大學夢中不可迴避的責任,這些也是我們在勾勒大學夢,所必須正視的前提。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提出以哈佛大學為標竿,期許政大邁向國際一流。哈佛也是以文理學院為核心,兼具完整的法、商、政府、教育、醫學等專業學院,並不因缺少工學院而削其偉大,原因在於哈佛大學不斷深耕既有領域,同時善於連結外部資源,強化本身優勢。雖然我們的資源遠遠不如哈佛,但是我們可以借鏡哈佛成功的經驗,作為學校發展的標竿。

  創新是政大人的基因

  回首我卅九歲擔任政大科技管理所創始所長,還記得開辦的第一天,七月一號,我和行政同仁翠娥走進那間向學校爭取而來、堆滿雜物的閒置教室作為辦公室,從那天開始,以它為家,我們的起家跟矽谷車庫是一樣的。

  民國八十三學年度第一屆新生入學,由吳靜吉老師帶領會心活動,過程中,吳靜吉老師問:「你們的所訓是什麼?」在沒有任何的準備下,我順口說「我們的所訓是學習、合作跟創新」,從此就開始了我們科管所探索之旅,人生就是這樣奇妙,一個從零開始的工作,反而讓我更能憑空去想像一個學術組織是如何誕生的,譬如我們必須要去定義科管的學術領域,要找到教授,為了和企管所有所差異,要在課程設計跟教學方法上顛覆傳統,創新,成為科管所的核心價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創意、創新跟創業的「創新價值鏈」,或是「生命、生產、生活、生態」的四生概念,都是從科管所來的,因此我們可以驕傲的說,科管所對引領新思維是有一些貢獻的。

  在教學上,科管所落實書中學、玩中學、做中學、遊中學,離開教室是重要的學習。當時,林英峰老師給了我一個提示,「世界那麼大,我們商學院老師大概百分之八十是留美,另外有百分之二十是在本國博士,卻沒有歐洲回來的博士,從世界發展的觀點來看,歐洲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為什麼不去歐洲多接觸?」因為這個鼓勵,在沒有人脈、沒有資金的困苦時代,每年暑假全所老師都會帶學生去歐洲遊學,都是自費,一趟要花十萬塊,這筆錢不算少,要做成這件事其實是一個大挑戰,但我們持續做了十多年。這開啟了國際連結,也翻轉了學習的意涵,不是只有課本的學習才是學習。

  在科管所,一毛錢、一個人都沒有,也可以把一個所辦起來;在我接任商學院院長的時候,學院存款只有五十萬,但是我卸任時已經有五千萬以上的存款??。這都是對外善加尋求資源、對內整合並妥善運用資源所產生的效益,這樣的經驗與信心,一路伴隨到我擔任校長,只要你有夢想,資源的問題有時是可以克服的。我在剛接任校長時,接受《今周刊》訪問,提及我去過的大學超過一百所,因為從八十四年到九十五年接任校長之前,這十多年來幾乎每年去歐洲,開始與各國的大學的互動,到後來民國九十五年至九十九年,學校能多方締結姊妹校的總數由近百所急遽成長到四百多所,探究其因,與創新,與國際化不無關係。

  我的專業背景是管理,在當校長的時候就不斷的問自己:「管理的專業對工作是否有幫助」,或是在過程中,能實踐多少管理理論。在理念或在實務上,這件事情都有意或無意不斷浮現。我曾跟同仁提及,有一天我從校長卸任時,希望別人會說「政大有一些改變,是因為吳校長唸管理的關係」的評論。我不斷提醒自己,唸管理是否對工作處理有幫助,如果不是,那我卸任後就不好意思回去教書了,因為在課堂中跟學生說要實踐和理論,結果自己卻做不成,甚至跟同學說實務跟理論是不同的,如果做完這事情,都不是理論的內容,那工作的意義就少了很多。

  這一路走來,政大做了很多改變,有些是事先設想的,有許多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應該要將行政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以及師生們共同的努力記錄下來;同時,民國一○三年是政大在臺復校六十年,是一個傳承跟創新的轉捩點,也是一個適當的時間點,讓我們有機會回顧這些年做的事情,在回顧的過程中,重現指南山下的大學夢,希望不管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都能有所啟發。

他序

風雨道南橋下 政大展現風華


  政大是一間特別的大學,它以人文學與社會科學之教研為主,在國內政界、立法司法機構、外交與新聞傳播界、教育與語文、社會科學與企業管理及金融等領域上,校友眾多而且表現優異,可以說是一所培養社會上各行各業領導人的好大學,數十年來的口碑一直令人稱羨。

  我都清楚記得在讀大學時與政大同學時相往返,風雨道南橋下文風鼎盛,很早就是臺灣名列前五名的大學,那時的交通大學都還只是交大工學院。但是在國內初設七所研究型大學,以及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前五百大,因為使用之指標泰半皆為量化之國際論文為主,政大皆未能入列以致吃了大虧。在隨後之五年五佰億邁向世界一流大學計畫中,好在並未完全依賴量化之研究指標,而採兼顧質量的委員合議制,政大得以在驚濤駭浪中擠進前十二所大學之列。

  在近十來年的這種拉鋸過程中,政大一定是諸苦備嘗冷暖自知,要評估政大之進展與校務領導,不可能漏掉這十來年,更值得檢視其在因應外在形勢之變化時,如何設定中長程目標、制訂策略、以及推出能夠呼應目標與策略之行動方案。首先碰到這個嚴苛局勢的是鄭瑞城校長,他因應得宜,在五年五佰億計畫中穩住步伐先擠進前十二大,接著就是吳思華校長,花了最長的時間在這件事情上,也花了最長的時間在尋找有效的因應策略。在這個意義上,吳思華校長這本書是值得期待的,我想政大校友們更想知道這十來年的風雨路上,是怎麼渡過的。

  政大真的做了很多重大的改進措施,吳校長在這本書中,非常仔細且又充滿熱情的逐條列舉。我不揣淺陋,試舉幾項以明之。在學生教育與跨校結盟上,政大先是與陽明及北藝大三校聯盟,重點是通識教育及校務的結盟與共享教學資源。接著在五年五佰億計畫協助下,政大與臺師大及臺科大合作開設「創意設計實務學程」,共同跨入文創領域。

  另外則在校內推動書院教育,培育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校園大使、青年大使,打造國際化社區,替年輕人創造平台,這些措施應該都會在十年二十年後看到成效。在研究上則強調人本、在地、共創的研究特色,關注社會需求走入社區實踐學術,建立以華文為核心的學術主體性,並在此基礎上引進優秀教研人才,以提升政大在人文學與社會科學上的國際地位。這些都是政大該做敢做又可做得好的部分。在學校行政上所做的全面性改革,則是必須要做,也是吳校長的行政長才可以發揮之處。最後在吳校長的全力擘劃之下,提出尚未完成的指南大學城、

  國際創意生活城、與臺北城南文創園區計畫,我過去都曾仔細聽過。看起來,政大已經是大鵬展翅,值得期待!

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

專文推薦

為教育尋一個美麗的夢


  思華校長在政治大學當過學生、教授、院長和八年的校長,他在政治大學裡成長,親眼看到政治大學發展的全貌,更帶領著政治大學積極往前邁進。

  《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是思華校長在政治大學工作和建樹的記錄,從重大的改革和建設到點點滴滴的小事,在這裡我們看到他的勇氣和決心,也看到他細膩和親和的作風,留給我們對他許多的思念和記憶。

  《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更道出了思華校長對政治大學未來的發展規劃和美夢,也描述了他為了達到這個美夢踏出的第一步。在這裡我們看到他高瞻遠矚的氣魄和實事求是、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帶給我們無限的鼓舞和期待。

  《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也記錄了思華校長和政治大學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親口講的話,告訴大家他如何愛政治大學,為政治大學做事,為政治大學尋夢。這本書不是為他自己寫,而是為政治大學大家庭裡的每一分子寫的。

  《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也道出了一位全心全力奉獻教育工作者-思華校長,對每一位參與教育、關心教育、熱愛教育的人講的話。教育不分小學、中學、大學,不分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不分學、政、工、商,思華校長告訴我們: 對教育的熱愛,為教育努力打拼,為教育尋一個美麗的夢,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挑戰和權利。

  恭喜和感謝思華校長。

前清華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炯朗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7444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k / 19 x 26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0MjjAx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4032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北負債協商信用軍公教銀行借款軍公教退休金規劃雲林負債整合
嘉義信貸評分不足 台南房貸成數高的銀行 個人信貸、車貸、二胎利率多少合理?7招教你個人信貸、車貸、二胎利率怎麼算房屋貸款利率比較 南投銀行借錢 生孩子要多少錢?預備好這3件事開心迎接新生命!彰化退休生活如何規劃 台東快速借錢 信貸過不了怎麼辦?造成個人信貸、車貸、二胎難過件的6個關鍵致命傷!雲林債務協商影響 嘉義貸款諮詢 有負債就能協商?注意這兩種限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胎申請 的頭像
    二胎申請

    二胎房貸是什麼?適合申辦的人有哪些?二胎房貸的優缺點

    二胎申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